三大股指遭重挫,均创年内新低,沪指放量跌超5%失守3000点大关 大股跌超点两市股指低开低走

  发布时间:2025-05-09 04:11:29   作者:玩站小弟   我要评论
4月25日,两市股指低开低走,盘中单边大幅下探,沪指跌超5%失守3000点大关,深成指跌幅超6%,创业板指跌幅超5.5%失守2200点;三大股指均创出年内新低;两市成交额有所放大,全日成交近9000亿 。

  4月25日,大股跌超点两市股指低开低走,指遭重挫盘中单边大幅下探,均创沪指跌超5%失守3000点大关,年内深成指跌幅超6%,新低创业板指跌幅超5.5%失守2200点;三大股指均创出年内新低;两市成交额有所放大,放量全日成交近9000亿元,失守北向资金净卖出超40亿元。大股跌超点

  截至收盘,指遭重挫沪指跌5.13%报2928.51点,均创深成指跌6.08%报10379.28点,年内创业板指跌5.56%报2169点;两市合计成交8915亿元,新低北向资金净卖出43.97亿元。放量

  盘面上看,失守两市板块全线飘绿,大股跌超点军工、有色、半导体、化工、煤炭、石油、等板块跌幅居前,酿酒、医药、汽车、保险、地产等板块均走弱。两市近2000只个股跌幅超9%。

  粤开证券表示,当下市场处于盈利下行阶段,而疫情的汹涌反复是当前掣肘经济的主要原因。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处于低位,徘徊在2.7%-2.8%之间,所谓拳头不能打在棉花上,在疫情好转之前,对于政策的实施也会有节奏。因此A股仍处于磨底期。

  中金公司指出,当前市场特征:1)从交易层面来看,市场近期成交对应换手率水平已经接近2%左右,处于历史低位,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也出现较明显下降;2)从估值来看,经历调整后沪深300的股权风险溢价再度接近均值上方1倍标准差,接近2020年3月低点的估值较极端水平;3)从市场行为来看,前期有相对表现的稳增长风格出现补跌迹象;4)政策方面,近期央行、证监会、银保监会、外管局等多部门就近期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环境都有积极表态,坚决维护经济和市场稳定。

  该机构认为目前在政策、估值、资金、行为信号方面已经部分显现底部特征,基本面信号结合当前的增长环境,可能尚需时间等待更为明确的拐点出现,我们依然维持目前市场处于“磨底”期的判断,虽然短线市场可能仍有反复,但中长期来看机会逐步大于风险,对于后市表现不必过于悲观。结构上,我们认为低估值“稳增长”领域仍具备一定配置价值,关注消费领域自下而上的择股机会,制造成长风格可能仍需静待时机。

  当前关注三个方向:1)在市场“磨底”阶段,估值相对低的稳增长板块可能在当前宏观环境下仍具备相对收益,如传统基建、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(地产、建材、建筑、家电、家居等)等;2)前期调整较多、估值不高、中长期前景仍明朗的中下游消费,自下而上择股,包括家电、轻工家居、汽车及零部件、农林牧渔、医药等;3)制造成长板块包括新能源汽车、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导体等风险已经有所释放,但转机在于“滞胀”风险、全球流动性和市场情绪因素能否边际改善。

标签:沪指|上证指数责任编辑:陈子汉 陈子汉
  • Tag:

相关文章

  • 即日起至2024年3月15日 布达拉宫可免费参观

    即日起至2024年3月15日 布达拉宫可免费参观 编辑:汤晓雪 来源
    2025-05-09
  • 沪指涨近1%重回3300点 次新股全面上涨

    12月26日沪指分时图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 今日早盘两市小幅低开,沪指冲高后震荡下行,午后企稳反弹重新回到3300点;创业板指早盘回落,创调整新低,午后小幅反弹翻红;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维持窄
    2025-05-09
  • 3300点持续震荡 A股蓄力春季行情

    近期两周,大盘持续在3300点附近震荡调整,市场表现低迷。除天然气板块一再涨势如潮外,其余板块轮动堪比昙花一现,难以带动市场持续向好。在年末博弈难度不断被推升的背景下,机构投资者开始密切关注明年初的市
    2025-05-09
  • 沪指缩量站上3500点 通信服务领涨

    1月22日沪指分时图新华网北京1月22日电 周一早盘沪指小幅低开后维持窄幅震荡走势,突破3500点;创业板指数低开高走,早盘大幅冲高后,午后小幅回落;上证50冲高回落小幅翻红,沪深300指数低开高走涨
    2025-05-09
  • 原神钟离四星武器挑选指南 适用性分析及实战推荐搭配

    角色机制与武器适配逻辑作为提瓦特大陆的「武神」,钟离在护盾辅助、爆发输出、岩队核心等多个领域均展现出卓越性能。其核心技能「地心」创造的玉璋护盾基于生命值上限,元素爆发「天星」兼具石化控制与岩伤输出。武
    2025-05-09
  • 新增营业网点同比减少近8成 智能化成银行业发展趋势

    中国银行业协会3月15日正式对外发布《2017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,从服务体制建设、渠道整合、流程优化、产品创新等多方面回顾2017年银行业服务改进工作的新成效。《报告》显示,“
    2025-05-09

最新评论